内径千分尺用于测量零件孔直径、凹槽等的内部尺寸,以确定与标称尺寸的偏差。规格为50-300mm、50-550mm等。
1.内径千分尺的结构和用途
内径千分尺由测量杆、活动套筒、带内螺纹和外基线的固定套筒、制动螺钉和测量头组成。内径千分尺的校准原理与外径千分尺相同。基本测量头的测量极限为50-75mm。为了增加测量范围,拧入内径千分尺上的延长杆。一组内径千分尺与一组延长杆相连,延长杆根据测量范围进行选择,延长杆上刻有测量范围的编号。为了便于测量,内径千分尺的两端在与机器零件的接触部分形成一个弧形。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
使用前,用卡尺或直尺测量待测零件的大致尺寸,然后选择合适的内径千分尺。使用时,左手使固定套筒与待测零件的孔壁接触,右手转动活动套筒使其测量头与孔壁接触。然后拧紧制动螺钉并读取测量的尺寸。
使用内径千分尺时,注意调平千分尺。旋转活动套管时,在水平位置从左向右轻微摆动,同时旋转以测量直径。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用棉纱擦拭千分尺和标准量规,并用标准量规校准零位。
(2)在内径千分尺的差速头上安装根据测量孔直径选择的测量头和延长杆。
(3)测量时,将其调整到测量尺寸,轻轻地将其放入孔中,用手将测量头的一端固定在孔中的一个点上,用另一只手握住千分尺头的差分圆柱体,首先沿孔的轴向摆动。根据这两个要求,发现内径千分尺轻轻接触孔塞,然后读取。防止摆锤放置在错误位置,否则会出现测量误差。
(4)两人负责测量大尺寸。一个人应将固定测量头的一端靠近孔表面,可移动测量头的另一端应由熟练工人操作。
2.内径千分尺的校准
在使用内径干千分尺之前,通常需要检查并校准误差。方法和步骤如下:
(1)旋转活动套筒,使其锥形表面上的“0”线与固定套筒的50划线对准基线,然后用25-50mm(或50-75mm)外径千分尺测量其长度,并检查内径千分尺本身的长度是否等于50mm。
(2)当内径千分尺的长度小于50mm时,用扳手松开固定套管的测量头,然后用外径千分尺检查,直到正确为止(一些内径千分尺也可以调整活动套管的测量头部)。
(3)当内径千分尺配有加长测量杆时,也可以用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法检查和校准内径千分尺。
【本文标签】 内径千分尺的校准及使用
【责任编辑】